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互联网+当代好课堂项目介绍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接教育部“十三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聚焦基础教育总体目标定位,并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以及国家关于2020年高考招生改革全面提升学生能力的文件精神,围绕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教育综合改革的具体要求,“当代好课堂”项目在完成 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当代好课堂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方法研究》研发 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国各中小学校落地并实施。
“当代好课堂”项目是在中国教育学会的学术指导下,由北京石景山当代好课堂教育研究中心(互联网研究院)、中光恩洪(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具体实施的基础教育改革实践活动。
一、项目背景
融合运用传统与现代技术手段,重视情境教学;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推进“教育+互联网”发展,按照服务教师教学、服务学生学习、服务学校管理的要求,建立覆盖义务教育各年级各学科的数字教育资源体系。加快数字校园建设,积极探索基于互联网的教学。
构建规范有序、科学高效的选课走班运行机制……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注重加强课题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性学习等跨学科综合性教学,认真开展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教学。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精心设计基础性作业,适当增加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作业。积极推广应用优秀教学成果,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加强教学研究和指导。
坚持内涵发展,加快教育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把质量作为教育的生命线,坚持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深化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掀起“课堂革命”,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互联网+教师教育”创新行动。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教学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推动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式变革。
二、整体思路
在总结各地基础教育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各地区学校当前发展现状,确定以课堂教学行为变革撬动学校整体变革为核心的学校内涵式发展路线图,努力实现在基础教育领域“回归教育本质”的课改氛围,提升基础教育质量,打造区域名师名校,形成区域教育改革经验。
三、项目特色
(一)项目实施的三性原则
1、时代性:建设符合当今时代移动互联网模式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改革培训课堂。
2、实践性:具备由一线基础教育专家总结提升的,经过教育教学实践检验的课堂教学操作流程及实践研发,形成一整套具有科学性的方法论及课程体系。
3、适切性:“当代好课堂”结合国内课改名校的课堂案例与操作流程,与时俱进总结提升,所研发的研修课程体系及其教学方法论,经全国各地中小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检验证明,切合基层学校课堂改革关注点,切合教师实操性研修需求,从而彻底改变课堂面貌,打造课堂文化,并形成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
(二)项目实施的对象四层面
为了保证“当代好课堂”教育理念的有效落实,“当代好课堂”项目在实施对象上主要分为四个层面:
【直接的校长层面】教育管理专家从学校管理入手,指导校长从思想认识、好课堂标准把控、有效组织、制度保障等方面稳步提升,培养一线的教育管理者审时度势,捕捉机遇,直面挑战,运筹帷幄的能力,提高教育专业管理水平,从而打造一支有能力有担当,敢为人先的名校长队伍。
【直接的教师层面】教育专家走进课堂,帮助一线教师进行课堂改革,促进教师的教学意识以及教学行为的转变,提升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培养一批既可驾驭新型课堂,又能进行研发的专家型教师队伍。
【间接的学生层面】把单一教授式的传统课堂转变成以学生合作探究式为主体的新型课堂,通过对教师的指导,把课堂还给学生,经过对学生的训练,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人人参与的合作意识,使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大幅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习效率,进而提高学习成绩。
【间接的学校层面】 “当代好课堂”培训课程覆盖小、初、高各学段,中高考全部主学科,指导专家帮助指导学校精研课型、题型,促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融合,形成学校特有课堂文化,打造课堂改革示范名校。
近十年来,“当代好课堂”指导过的学校一千余所(含中小学): 1)北京石景山22所学校 2)贵州六盘水市钟山区16所学校 3)云南省现代基础教育现代化工程 1000所学校 4)云南省昭通市基础教育内涵发展项目 480所学校 5)吉林省辽源市学校软实力提升工程 8所学校 6)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基础教育软实力提升工程 6所学校 7)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基础教育软实力提升工程 10所学校 8)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基础教育软实力提升工程 21所学校 9)河北省邯郸市基础教育内涵发展项目 3所学校 10)河北省高碑店市学校内涵发展项目 6所学校 11)山西省长治市长治县基础教育内涵发展项目 3所学校 12)海南省屯昌市学校软实力提升工程 3所学校 13)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学校内涵发展项目 6所学校 14)四川省眉山市华兴教育集团学校发展项目 3所学校 15)广东省珠海容闳初中、小学2所学校 16)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7所学校 17)河北省邢台市威县学校内涵发展3所学校 18)贵州省遵义市126所学校
四、项目实施思路
“当代好课堂”项目实施分为三步骤:“建模-成模-出模超越”。我们将从三个维度(即课堂组织方式、管理方式、教学方式)切入课堂研究,展开诊断、干预,最终撬动课堂改变;从三个层面(即分组学习、分层教学、分类课程)实施改进指导,打造高质量的全新课堂,帮助学校创造最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一)三维度的干预
1、课堂组织方式:关注教师共同体建设,创建良好的教研文化,提升大单元教学设计主导下的课堂质量;构建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文化,教会自主研学方法,培养分享交流的良好习惯。 2、课堂管理方式:引入走班制、学分制、小教师轮值制、学习小组竞争机制,激活学生发展的内驱力;关注课型规范与流程,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本之间有实效的课堂对话,从而调控课堂节奏与教学质量。 3、课堂教学方式:一节好课的“4+1”关注点(问题、情境、合作、合适、信息技术)。根据导学案(或学案)发现的类型化问题,把控教学的“两点”“两型”(国标知识点与校标知识点;课型、题型)的合适度,在合作学习的氛围下,实现教学达标。倡导的课堂教学方式如下图:
(二)三个层面的指导
1、分层教学 为了解决传统教育中“书和人”的矛盾关系,即“按照书本进度教,学生听不懂,按照学习能力教,教学进度完不成”这一矛盾,我们按照学生的学科接受能力分层,通过对教材的重新处理,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能听得懂”的教育,所以推行分层走班制。 分层教学区别于传统的快慢班按总分分层,是按照学科学习能力分层,特别是英语、数学两门差异特别大的学科。重点解决了初中高年段及高中学科教学中行政班级学生学科学习能力差异化问题。 分层教学基本标准: ①合理分层。通过科学分析学生的基本学科情况和学习能力,结合学校教师、教室等实际条件,合理地对行政班内的学生进行以学生自愿为基础的分层。 ②控制合适。合理分层之后,通过教师共同体建设,抓集体备课与教研活动,动态监控并调整层次班学科教学内容与难度的合适度,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③走班管理。分层之后教学班级与行政班级分离,要保证行政班与教学班管理的科学化、全方位、无缝对接,通过“双向”管理、导师制结合等方式,实现走班之后学生管理的有序有效。 ④评价保障。分层教学必然要求差异化的考评,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评价与教师教学效果采取发展性评价策略。学生层面的分层作业、分层命题、分层考试,教师层面的集体考评,都是保障分层走班效果得以实现的条件。
1、分组学习 为了改变传统课堂中的“教师中心、讲授中心、知识中心”,从传统的“教中心”走向今天的“学中心”,教育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潜能,释放孩子们的潜能,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做学习的主人,通过 走进合作、学会合作、享受合作,在合作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发展,充分发展。 分组学习特别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度,通过建设与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作用,有效拓展了课堂教学中学生为主体的个体学习时间,并使教师的教学能够有针对性的得到及时反馈。 分组学习基本标准: ①学习共同体建设。科学组建小组、选拔并培训组长、实现学生凝聚力与向心力以及生生关系的建设,组建学生学习发展的共同体。 ②发现有价值的问题。通过以集体备课为依托的教师共同体建设,教师在充分调查学情、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科特点进行合理的问题预设,通过问题解决式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团队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模型与流程建立并不断优化。以“合作学习”为目的的课堂教学模型与流程,各学科按照知识习得和能力培养的规律,设计适合学生参与学习的方式,在自主、合作、探究、展示、检测的流程中实现知识的构建与能力的提高。 ④搭建有效的导学途径。依据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要搭建有效的导学路径。一段视频、一张导学案都是从实现学习目标到学习效果的路线图和指南针,通过多元的、合适的导学手段,实现课堂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生成、检测反馈的有序推进。 ⑤实效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引领、激励、竞争性作用,研究学生心理满足的需要,制定评价措施,在课堂中采用即时有效的评价方式和手段,推动学习的竞争、学习状态的改变。
1、分类课程 传统教育是补短的教育,今天的教育需要补短与扬长教育的结合。国家课程提供规范,校本课程提供选择。通过系列化、系统化、个性化、前瞻性的校本课程建设,提供给学生学习的选择权,让拥有强势智慧的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分类课程面向强势智慧有差异的学生,通过课程整合与拓展,帮助学生发现并主动培养自己的强势智慧,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分类课程建设的基本标准: ①保障选择。突出民主性与可选择性,为不同强势智慧的学生提供可选择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锻炼学生自我认知和自我规划的能力。 ②基于实际。课程设计要做到结合本校的校情、学情、教情、本地文化、社区资源等条件,能够支撑本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 ③课程规范。制定合适的课程规划、教学纲要,编制合适的课程内容体系,有明确的授课计划、有序的组织与实施、有价值判断的评价。 ④实施与评价。基于校情的“时间、空间、师资、课程、管理、资金”的准备,实施中的动态监控与考核,以学生需要与有效为导向,对校本课程进行管理与评价的系统化、制度化。
五、项目实施形式
(一)线上研修+线下实践
“当代好课堂”专家指导及学校改革实践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 “线上研修”是指研修教师通过互联网“当代好课堂”在线研修平台(PC端)、“当代好课堂”移动平台(手机APP端),通过在线讲座、在线直播、在线答疑、在线听评课、在线互动等形式,打破时空的局限,在线上开展专题学习。指导专家在线上进行指导和答疑反馈,保证研修教师在学习过程中随时排解疑难问题,助力研修教师取得实际的学习效果。 “线下实践”是指在线上学习的同时,在一定区域内,研修教师可以到项目的线下实践校进行观摩学习,近距离浸润式学习好课堂的实践落地经验,并开展主题活动及相关的交流。
(二)线上研修校+线下实践校
项目初始,有意愿的项目学校和“当代好课堂”通过相互了解、考察、洽谈、签约加盟当代好课堂互联网线上平台,成为当代好课堂线上研修校。 在一定区域内(一般以直辖市各区及各省地州县为单位)线上研修学校达到一定数量时,根据需求可设立一到两所线下实践校,由专家入校指导,并为本地区的线上研修校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六、项目实施内容
“当代好课堂”项目的核心任务:通过帮助学校与教师解决课堂问题,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合作探究式的课堂文化,并以此为基础形成符合国家现代教育所要求的学校文化。 课堂教学常见的是解决学生知识结构最近发展区“在哪里”以及教学目标“到哪里”的问题;以及“怎么教”?如何找到合适点,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成效的最大化?鉴于此,“当代好课堂”围绕“教材、教师、学生”三者关系,通过对教材知识点、能力点等“国标与校标”的二次研磨定位,对教师的理念更新、教材认知、教学设计、集体备课、合作教学以及学生训练方面的前置预习、分组探究、合作学习、沟通训练等诸多环节,利用理论方法并结合实践案例进行指导与改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植入“问题、合作、合适”三要素,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形成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氛围,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当代好课堂”关注的不仅是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形式,更为重要的是专注于引进适合学生生命成长的核心理念。“当代好课堂”要面对的是不同地域范围、不同文化差异、不同经济群体、不同成长背景的学生,因而本身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就非比寻常。这就决定了其必定具有的创造性和开拓性的特质。同中求异,异中求优,优中求精是“当代好课堂”所以在全国有深远影响的根本原因。
(一)为线上研修校提供的服务内容:
当代好课堂专家团队通过好课堂互联网平台,针对线上研修校提供线上基线调研、协助课改计划制定、教师培训、课程研修、课改经验交流、答疑互动、看课评课、跟踪评测以及优秀课例展示等相关服务,依据“当代好课堂”教育理念和操作要求,为学校发展提供有目的、有计划的学校管理指导、课堂教学指导,促进学校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的更新与改进,实现教师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校教学改革创新,实现教学质量提升。 研修校(教师)可依托电脑PC与手机APP平台实现在线教(课)改学习与教(课)改交流。(网址:www.ddhkt.com 手机搜索当代好课堂APP下载)
- 1、在线视频课程
- 目前“当代好课堂”体系的线上培训内容包括小、初、高学段,由当代好课堂专家团队录制的近300节在线视频课程(不断更新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从理念到通识,再到学科;从理论到实操,再到技巧,视频课程按照体系要求随着课改进度逐步深入,并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不断更新迭代与丰富发展。
- 2、 在线直播辅导
- 当代好课堂专家定时在线,以直播课形式对研修校(教师)进行直播培训与互动答疑。
- 3、 在线专家评测:
- 通过在线基线调研、阶段性成果调研以及年终成果总结等方式,根据线上研修学校的不同情况,通过分析数据、在线诊断等方式,专家团队对研修校进行阶段评测并给出相应指导性意见。
- 4、 在线互动答疑
- 研修校教师在当代好课堂教育平台可随时留言,随时随地就疑难问题与意见通过留言方式与专家进行沟通。
- 5、 在线优质资源提供
- 好课堂在线教育平台提供有关教学改革方面的参考文本、课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学案、评价等,供研修校教师学习交流。
- 6、在线互动研讨
- 好课堂在线教育平台为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关心教育的各界人士开放交流平台,组织相关课改内容展示,正确引导学校课改工作顺利进行。
- 7、在线学习效果跟踪评测
- 好课堂在线教育平台依托大数据资源,提供即时的学习效果评测服务。平台可根据研修教师的学习情况提供在线学习时长、学习进度、作业提交次数、作业完成情况、优秀作业率、在线互动活跃度等大数据的提取与分析,为研修教师个人、项目学校以及教育管理部门提供可靠的学习效果评测依据。
- 8. 专家在线看课评课
- 依托互联网远程音视频传输等技术手段,“当代好课堂”在线指导专家根据学校需求提供互联网线上看课评课服务,配合线上研修诊断课堂问题,解决教学疑难,突破教学瓶颈。
(二)为线下实践校提供的服务内容:
当代好课堂线下实践校在进行线上研修的同时,以专家组入校面对面指导的方式进行系统培训、辅导,并全程跟踪课改过程,通过课堂操作和教师实践的过程跟踪及把关,对教师开展具体和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指导,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行为,深化教学研究,提升教学实践能力,其指导针对性、实践性与灵活性更强。 具体为: 1.专家入校基线调研,参与编制课改方案。 2.教代会审议,通过课改方案 3.骨干教师招募,建立课改团队 4.目标分解,明确学期任务 5.好课堂示范课引进 6.面对面培训(通识类及学科类),研课、磨课 7.课型建设,教科研体系建立 8.集体教研,研究课堂文化 9.评课验收,引领示范,经验推广
(三)国内课改名校校际互访与经验交流:
当代好课堂专家委员会在基础教育领域内,着力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当代好课堂”示范学校,在国内各地培育了一批课改名校,并搭建了交流平台,为新加盟的线上研修校及线下实践校提供不同地域示范学校的考察与交流。
(四)对外展示
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革实践,帮助线上研修校、线下实践校提炼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并提高对外展示能力。当代好课堂为线上线下加盟学校及教师搭建以下平台: 1.为学校及骨干教师组织线下活动展示 通过举办系列大型学术会议,为学校、优秀(管理者)学科骨干教师组织线下活动展示,并在每年举办的“学科教学峰会”、“好课堂大会”中优先展示研修校与实践校名师示范课例。 2.通过互联网平台打造个人IP 在互联网平台上给研修校、实践校优秀(管理者)、学科教师搭建展示平台,发挥并展示个人在教育领域的各自优势及研究成果,展示自身的魅力,为其他学校及教师展示优秀讲座、课例视频、评价标准、研究成果等。
(五)“当代好课堂高级培训师”认定:
当代好课堂专家委员会专家在对研修校、实践校的指导过程中,通过研修校、实践校教师的课例展示(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教学教法、教学反思、学案等),经专家委员会审核评选出优秀(管理)学科教师,聘为“当代好课堂高级培训师”并颁发证书。
七、项目实施专家团队
(一)首席专家
冯恩洪 全国“十大教育家”之一,是当代知行合一的教育思想家。因为他的卓越教育成就,冯恩洪受到了前国家主席江泽民、胡锦涛、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的接见。冯恩洪先生曾先后担任上海培光中学副校长、上海建平中学校长兼上海建平(集团)学校总校长。1993年,冯恩洪被英国剑桥大学国际名人传记中心收录于《当代世界名人录》;同年,《人民教育》对冯恩洪和建平进行了深度采访,登载了建刊以来最长的一篇报告文学——《跨世纪教育工程》,共计43800字,引发了红头文件《学习跨世纪教育工程》。1999年以来,人民日报曾六次以整版篇幅发表了《中国,呼唤明天的教育》,《建成人民心中满意的学校》,《未来人材的摇篮》,《追求社会化与个性化的和谐发展》,《品牌输出,浴火重生》,《好学校就是“梧桐树”》等;2005年至今,为“把优质的教育资源带入寻常百姓家”,冯恩洪校长先后到云南、重庆、河北、海南、陕西、山东等地的多所学校指导课改工作。2011年7月,冯恩洪《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专著出版。冯恩洪现任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文化研究分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上海当代好课堂教育发展中心、北京当代好课堂教育研究中心理事长。 2003年,冯恩洪校长带领近百位来自教育一线的名师团队发起“好课堂”教学改革活动,截至目前已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关于教学理念转变、教师教学行为变革、学生学习方法习惯养成的课堂改革模式体系,内容丰富。此项教改活动在全国得到众多学校的响应,实践校一千多家,得到了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教育学会高度认可和大力的支持。
(二)顾问团队(部分成员)
杨念鲁 研究员,北京大学教育管理学博士,现任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曾任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副研究员,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
刘堂江 教育部新闻宣传专家顾问组成员、新闻出版总署“中国出版政府奖”评委、《未来教育家》杂志总编辑。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
周满生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 长期从事国家宏观教育政策研究和比较教育研究,参与国家许多宏观教育政策与法规的起草和制定。曾多次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开发银行研究项目专家组成员和咨询专家,担任英文期刊《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Educational Research for Policy and Practice)副主编。
程方平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原为中央教科所研究员、博士后工作站导师、教育与人力资源研究部(含高、职、成教研究中心)主任、民选学术委员会主任,现为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三)专家咨询委员会(部分成员)
王萍兰 英语特级,北京西城外国语学校原教学副校长,现任北京当代好课堂教育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当代好课堂专家委员会委员。
龚春燕 现任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重庆教育评估院院长,硕士生导师。重庆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主任,中学特级教师。
赵谦翔 现任教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吉林省教育学院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班客座教授,语文特级教师。
曹培英 数学特级教师,小学数学学科指导专家。曾任静安区教育学院副院长,上海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万玉霞 武汉市常青实验小学书记兼校长,语文特级教师
张克忠 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语文教研员,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高考语文命题专家。
韩立芬 校本课程专家。全国知名的校本课程实践专家,中国教育学会特聘课程指导专家,上海市课程教材专家,上海市黄浦区课程中心主任。
徐子祥 高中英语指导专家,上海市英语特级教师,上海建平中学原首席教师,课程教学中心副主任。
张强 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市优秀园丁、语文学科领军,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高考命题专家。上海市青语会理事,上海市写作协会理事。
王思俭 江苏省中学数学特级教师,数学教研组长,从事中学数学教育与研究工作,系中国数学会会员。
李玲 数学特级教师,数学学科专家,武汉市优秀青年教师,数学学科带头人。
何志奇 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首批江苏省教授级高级教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一级教练员。
谢澹 语文特级教师,绍兴市名师,现任教绍兴市第一高级中学。
(四)指导专家委员会(部分成员)
廖飞 北京“当代好课堂”学术委员会主任,课程专家、课改专家、师训专家。上海市高考命题专家,华东师大带教导师。原上海市建平中学首席教师,浦东新区语文学科带头人、高级培训师。曾任上海市建平中学语文组长、教务处主任、课程处主任、教科室主任、教师发展中心主任。
王立军 北京“当代好课堂”教研部主任,科研专家。“带题科研”指导专家。曾任北京西城区教研学院副主任,当代好课堂教育发展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
王秀英 北京“当代好课堂”专家组织部主任,教研专家。曾任北京海淀区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员,当代好课堂教育发展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
丁卫 合作学习实践专家。贵州六盘水市钟山区第十一小学副校长,语文高级教师。国家级现场课特等奖获得者;国家级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一等奖获得者。
高云 语文学科专家。曾任上海建平中学西校书记,现任上海当代好课堂教育发展中心主任,语文课堂动态性、生成性研究学科专家。
杨月娣 课改指导专家、语文学科专家。曾任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督导室主任,社会发展局教育处副处长,上海市华洋外国语学校校长。
王海渶 合作学习实践专家。上海市建平金苹果双语学校小学部校长。
陶秀琪 学校管理专家。正高级教师,湖北黄冈实验小学校长,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文化研究分会常务理事,当代好课堂教育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
王晓川 合作学习实践专家。宁夏银川市金凤区第三小学校长,塞上名师,宁夏师范学院客座教授,北京中教市培研究院学术委员。
王惕 初中语文指导专家。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上海市洋泾菊园实验学校中学部教导主任,浦东新区骨干教师,浦东新区园丁奖获得者,曾获全国省会直辖市中青年语文教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中语会评选全国优秀教师,数次承担区、市、国家级公开课教学,多次承担不同形式的教师培训任务。
潘伟峰 高中级部管理专家。上海市进才中学高三级部主任,上海市优秀班主任,上海市优秀园丁。
贺永冬 分层课改专家。曾任内蒙古包头二中校长,内蒙古自治区名校长。 研究方向:高中分层走班和高考新制下的选课走班;学校管理等。
田汝华 合作学习实践专家。江苏昆山前景教育集团创办人,广西蒙山文化实验学校校长。毕业于东北师大物理系,中学高级,曾获得吉林省优秀班主任,江苏省苏州市常规管理优秀校长。
黄亚 合作学习实践专家。好课堂专家委员会委员。指导河北、贵州、广西、四川等十多个省市好课堂项目学校课堂改革工作。
李大伟 中学数学指导专家。上海建平中学首席教师,建平中学曾任数学教研组长。
刘继红 中学英语指导专家。上海建平中学首席教师。
冷从琼 课改实践专家。六盘水市第十三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十三中凤凰校区校长,从事教育教学工作32年,多次获钟山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
牛卫国 合作学习实践专家。邯郸市第十中学语文教师,中学一级教师,全国讲课比赛一等奖获得者。
张英军 合作学习实践专家。全国创新名校长、河北省阳光教育示范校校长、中国好课堂专家委员会委员。
郑铭 当代好课堂高级培训师。河南大学教育学硕士,主要研究教师继续教育、教育管理方向;从事基础教育改革及教师继续教育项目设计、管理与培训工作。
八、课程简介
本课程体系是按照好课堂所倡导的核心理念—“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以“合适”为核心要点,高中以分类分层走班教学、初中小学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切入口,期望通过课程学习引领教师实现课堂教学形态转变的短期目标。课程体系分为12个模块:
(点击查看详情,即可查看详细课程体系内容)www.ddhkt.com/curr_sys.html
九、项目实施保障
(一)组建机构
为了加强项目实施的领导与管理,保障工作的顺利推进和有效落实,项目合作双方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双方共同领导实施工作;项目研修学校和加盟学校也要成立课题组,具体落实各项实施工作。各级管理机构都需确定具体联系人,制定明确的工作职责。
(二)政策支持
为了保障项目的顺利推进,区域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需要把项目实施纳入当地基础教育发展规划,把对项目学校的业务指导纳入当地教研部门的工作要求,把对项目学校的评估纳入当地教育督导工作,将参与项目实施的教师参加培训交流纳入当地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三)相关条件保障
1、项目管理与项目校教师队伍稳定:保证参与项目实施的学校和教师队伍的稳定,有利于项目培训效果的持续性以及工作深化和拓展。 2、教学资源配置:由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协调安排根据实际情况配置所需教学资源,确保项目顺利开展。
(四)项目周期
好课堂专家采取陪伴式指导方式,为保证课改效果,“当代好课堂”项目实施方与线上研修校、线下实践校合作周期一般是三年以上。 课堂教学改革之所以称之为“课堂革命”,实际上是一场心灵的革命,是一场教育观念的革命,是一场课堂技术的革命,更是一场行为的革命。它不是传统课堂简单意义上的加法,而是对传统课堂的彻底颠覆。因此,课堂教学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一蹴而就,它需要一个坚持不懈循序渐进的过程。为达到项目实施总体目标,“当代好课堂”每年度实施目标分解为: 【第一年度】通过对学校管理层以及教师的思想引领、课改方法论解读、课堂评价把控、课改制度保障以及教师共同体、学生合作学习模式建立等系列指导与实践,初步建立合作课堂模型。好课堂加盟校每校至少二个以上新型课堂教学课例。教师教学行为改变,名师种子梯队开始形成。并为研修校新型课堂的整体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年度】通过帮助研修教师进行教学流程的创意设计,针对有差异的学生的分层教学指导以及课型题型的总结归纳,在好课堂模式标准下,经过不断的反复磨课研课,形成成熟的新型示范课堂。好课堂模型构建完成,并由示范课堂转为校内全面推广的推门课堂。能够驾驭新型课堂的名师队伍以及名校长队伍基本成形。以学生为本的教师间的教学反思、探究、教研风气蔚然成风,以新型课堂文化驱动的学校文化逐渐成型。 【第三年度】围绕教师与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互联网信息化在新型课堂中的应用,指导学校开发独具特色丰富多元的校本课程。课堂形态由入模到出模,在以“学生为本”,“教为学服务”的基本主旨下,做到百花齐放。学校形成各具特色的课程文化、课堂文化以及学校文化。同时在此过程中培养出一批具有研发能力的好课堂专家型名师队伍以及具有独到开创性思维的名校长队伍,并以这两支队伍为基础,成为地区教师队伍素养以及教育品质提升源源不竭的“动力之源”,助力当地教育持续不断的发展。
(五)项目指导服务费用
线上研修校(全国统一报价):小学7万/校/年;初中(学段)8万/校(学段)/年;高中(学段)9万/校(学段)/年,注:每校参加研修教师人数不限。 线下实践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与需求以及入校专家安排、指导内容与指导频次等因素另行商议。
本声明的解释权归中光恩洪(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所有。